俄罗斯不许轻判“叛国罪”实盘配资门户,普京深知乱世就要用重典。
俄罗斯最高法院近期的一个动作,吸引了西方很多的目光。什么动作呢?俄最高法院建议下级法院,在对“叛国罪”量刑的时候,不能滥用减轻处罚的措施。
【普京政府针对叛徒“乱世用重典”】
据悉,相关指导方针已经体现在了一次新的司法实践中,批准相关审查的,正是俄罗斯新任最高法院院长伊戈尔·克拉斯诺夫,他此前是俄检察系统的一把手。
具体案件是这样的。有一名俄罗斯公民被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策动,根据乌方的指示,鼓动俄罗斯军人缴械投降以换取赏金,并搜集他们的个人信息交给乌方。
之后案件被破获,此人自然因“叛国罪”被押上了法庭。
对此,法院一开始给出了5年监禁的判决。
要知道,根据俄罗斯的刑法,“叛国罪”最低都要被判到12年,更加严重的能判到20年。
如果造成了更大的损失,可以被判到终身监禁。
【俄罗斯法院已被命令不考虑叛国罪案件的减轻处罚情节】
毫无疑问,这个5年监禁,已经是从轻中的从轻。
为什么“手下留情”了呢?法院给出了自己的解释。他们表示,之所以这么判,是结合了被告的年龄、认罪态度以及配合调查程度,综合做出的考量。
然而,负责此案的检察官却不接受这一说法。
在检方看来,想要减轻处罚只有一种情况,那就是“显著降低犯罪的公共危险程度”,所以本案的量刑过轻。
简单来说,法院从轻处罚的考量是嫌疑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,但检方看重的是,有没有成功减轻犯罪后果。
换而言之,如果嫌疑人造成的损害已经无法挽回,那么他的认罪态度再好,检方都拒绝接受轻判的结果。
【克拉斯诺夫已经从俄最高检察院调到了俄最高法院】
既然法院和检察院有分歧,那案子当然就报上去了。之后就引出了俄最高法院的建议,最终,被告的刑期被从5年提升到了12年。
显然,这一结果达到了“叛国罪”原本的最低刑期。虽然谈不上“重判”,但也绝不是从轻处罚。
这也反映出俄最高法院的意思,对于那些犯下了“叛国罪”的人,只要他们没有在实际层面弥补损失,司法机关就不会对他们手下留情。
西方会关注这件事情,一方面是因为“叛国罪”这样的事情,无论发生在任何国家的身上,都并不好看。以此暗示俄罗斯的内部稳定性出了问题。
另一方面,西方也希望借此营造出一种,俄方正对内部进行“铁腕镇压”的氛围,从这个角度对普京等俄罗斯高层进行舆论攻击。
只不过,在如何惩处涉嫌“叛国罪”的犯人一事上,俄方的做法或许能得到不少人的认可。
【普京此前对检察机关发表讲话】
首先,无论放在任何一个国家,“叛国罪”都不是一个小罪名,这点哪怕放在自诩“自由”“人权”的西方国家也是一样。
前段时间,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炮轰前总统奥巴马“叛国”,强调这个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。那件事情逼得低调了许久的奥巴马,都不得不打破沉默进行澄清。
如今的俄罗斯正处在持续了3年多的战事中,国家、社会都处于紧绷的状态。在这一背景下,“叛国”行为对俄罗斯造成的潜在危害无疑会进一步放大。
更何况,上面的案件还是涉军的,这就让其影响更加恶劣。
有调查机构称,去年有145名俄罗斯公民被判“叛国罪”。这一数字不仅是前年的4倍,更是创下了苏联解体后的最高纪录。
而在今年,情况更是持续恶化。在今年上半年,俄罗斯法院一共判决了224起叛国罪、间谍罪以及外国秘密合作罪,总共涉及232人,同样创下了俄罗斯现代史上最高的纪录。
【俄联邦安全局在持续采取行动】
乱世当用重典,别说犯下的本就是重罪。只有足够猛烈的打击力度,才能对潜在的犯罪行为予以充分震慑。
如果那些明明被判“叛国罪”的人,却因为认罪态度良好这样的理由,就得到了轻判,没坐几年牢就出来了,那不难想象,更多本就心怀鬼胎的人,都会产生以身试法的想法。
因此站在俄方的角度上看,他们对“叛国者”重拳出击,的确是一件正确的事情。
对此,普京看起来早就有了清醒的认识,并下达了一条“铁令”。
在去年底,普京就要求俄罗斯安全部门,必须迅速镇压外国情报机构的活动,积极打击策划破坏活动和恐怖袭击的人员,并侦查间谍和叛徒。
毫无疑问,“迅速镇压”四个字,已经说明了普京对一些事情的态度。也不难想象,在可预见的未来,俄方对“叛国罪”等行为的惩处实盘配资门户,都会更加严厉。
信誉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